编者按
近日,中国共产党365游戏大厅第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。大会强调,“未来五年要加强学科建设,加快推进国家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,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,努力实现人才培养、教学科研、管理机制新突破,加快学校应用型转型升级,力争到2029年全面建成地方高水平师范类应用型大学。”在大会精神的引领下,各学院围绕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,谋划了学院未来的发展规划。现将部分学院发展规划予以刊发。
史法兼修 育时代英才
政史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,紧紧围绕“全面建成地方高水平师范类应用型大学”的战略目标,立足学院特色,精心谋划发展蓝图,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,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。
聚焦特色学科,融合创新发展
依托师范教育优势,横跨历史学与法学学科领域,以文博硕士点建设为契机,深度整合历史学、文物与博物馆学、法学和政治学与行政学等学科资源。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,结合历史学与文博专业开展地方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,联合法学与政治学探讨法治与政治治理的前沿问题,促进学科协同创新。通过这种方式,打造特色学科集群,既传承深厚学术底蕴,又紧密对接社会发展需求,提升学院整体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效能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构建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元素的特色课程体系,如沧州大运河文化研究等课程,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意识。积极开发“历史与法律的对话”等跨学科课程,拓宽学生学术视野,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同时,根据党代会提出的教育改革要求,持续优化课程设置,加强实践教学环节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锤炼学生本领,拓宽就业路径
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,与博物馆、法院、政府部门等建立深度合作关系,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,安排学生参与地方文物考古发掘、法院实习等,锤炼学生实操技能与社会担当。强化实践教学,携手地方单位,铺就校外实习、社会实践之路,锤炼学生实操与担当;融入创新创业教育,举办大赛、训练营,启迪学生创新思维;搭建就业服务“一站式”平台,精准提供职业规划、就业推荐,拓宽就业渠道。
厚植学院文化,滋养莘莘学子
坚持立德树人,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,通过主题班会、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等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。深入挖掘学院文化内涵,以“青史”“青铜”“青天”“青莲”为寓意,凝练“青色”教育文化,打造独特的学院文化品牌。通过开展“青色”主题学术讲座、文化沙龙等活动,营造浓厚学术氛围,传播学院文化,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。
政史学院将秉持史法兼修理念,砥砺前行,以学科建设为核心,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,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引领,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,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